第18章 收流民程知秋返乡过新年青山堡迎春(2 / 6)

物卸载进房间里,吃了中午饭,对做衣服的妇女们说明了三张牛皮是用来给棉鞋包鞋底用的,让他们先解决没鞋穿的问题,先用软底包牛皮,纳鞋底的工作以后再说。

交代好女人们的事,四架马车再次出发,先进了县城的另外两家书铺,买空了两家书铺里的普通白纸和普通的印泥油,又是装了一整车,百家姓和千字文又买三十来本。还在其中一家发现了两本《说文解字》,一家发现了两本医书,一本是《金匮要略》一本是《伤寒杂病论》,程风很是开心,小手一挥全部买走。

送程风一行出门时,两家书铺掌柜脸都一样笑成了菊花样。

最后实在是没东西可买,开始扫荡铁匠铺子。县城原本有四家铁匠铺子,那罗三破产倒闭了,现在只有三家,程风走完三家铺子,这三家铺子为之一空。

大小铁锅二十口,各种菜刀,锄头、镰刀,板锯、手锯、推刨,錾子、挫子、锤子、斧子各十多把。特别是三口碾药的药碾子,十二个杵药的铁鐓钵。

还顺手买到六张弓,一张弩,十三把大刀,两柄剑,三十个铁枪头,一百支箭矢,二十支弩箭。

这么多的武器,要不是程大龙六人拿出军户的腰牌都不可能买走。还是程大龙说是卫所采购的并作了实名登记后,铁匠铺掌柜才敢卖。各种武器一装,又是整一车。

这回是真的没有可买的了。一群人返回居然客栈,回到房间里,程风清点手里的银子,竟然只有二百多两。

完蛋了,一时开心一时买,二千七百两银子三天就花光。手里的银子付完店钱和裁缝的工钱后,已经不够回家的路费了。

这次是真的玩大发了。这可咋办哦,程风当场头大起来,真是欲哭无泪,后悔不已,直想拿刀剁了自己的手。

没钱了可咋办?程风想到大半夜,最后一咬牙,登州不去了,把手里那套精品琉璃碗也卖给珍宝楼算了。

心里有了成算,程大少总算心安了些,放心的睡着了。

睡梦中的程知秋迷迷糊糊被人从被窝里抱出来时都不愿睁眼。

把尿、穿衣、洗脸三件套搞完,这才从梦境中清醒出来。

看看太阳老高,一问是衙门来人告知,让去衙门接收流民。程家龙虎不知道如何接收,这才把程大少从被窝里抱起来。

一群人坐着马车来到衙门,程二虎先下车后又用小被子把程风包裹好,这才把人抱出马车。

一出马车,程风就看见衙门口一些衙役守着乌泱泱的一大群人。领路的官差也没在门外停留,带着几人进了衙门来到正堂等待。

只一小会,就见方履素带着徐登名和一位程风没见过的官,簇拥着一位穿着青色官袍的官进来。

程风赶紧从老爹怀里梭到地上给几位大人行礼。

“各位免礼。”穿着青色官袍的大人抬抬手,表示了一下搀扶的意思。

“陈小公子这位就是本县县令石大人。”方履素,赶紧在旁边介绍。

“草民(下官)见过石大人。”听说是的本县知县大人亲临,程风几人只好又重新见了礼。

“都起来吧,各位如此大义帮助本县,本县感激不尽,不用行此大礼。”石县令,再一次表示一下搀扶,程大龙几人这才敢起身。

站在石县令旁边的方履素见到程风后也哈哈一笑:“听徐大人说起愿意收容流民的是位小公子,本官想着会不会是程小公子,今日一见,还真的是你。”

“方大人能让小子来收容这些流民,是为百姓为朝廷解忧。能帮上各位大人的忙,这是小子的荣幸也是小子的责任。”

“程小公子高义。”方履素边上的那位大人夸奖道。

“呵呵、呵呵,这位是本县主薄李复初李大人。”方履素呵呵笑着介绍。

“谢李大人夸奖,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嘛。这是小子应该做的。”(注:这句话是几十年后顾炎武提出的,共有两句,上半句大家都熟悉,还有下半句是:国家兴亡,匹夫无责。这下半句是很多人不知道的。这个时间段还没有这个说法。这里完全是说顾炎武的话,让顾炎武无话可说。)

“说得好,好一句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,小公子真是奇才,本县令定把这句话写下来,悬于高堂之上,时时铭记。”石三畏大赞,对身边的李复初吩咐:“李大人把花名册给程公子核对核对,没问题就划押签收。”

李复初呵呵笑着让手下把一本册子递给程风,还贴心的问了程风:“小公子要不要找人读读?”

程风接过递来的册子,笑着谢过李复初:“谢谢大人关心,小子识得字。”

打开册子翻了一遍,抬头看了看几位大人:“几位大人,这是否有差错,不是说只有几十口人吗?可这册子上少说也有近二百人。是不是有人冒充流民?”

石三畏攥着自己的扳子,方履素仰头看着天空,李复初低头拍着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,徐登名呵呵一笑:“不可能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