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缘(1 / 3)

两天后莫斐拿到了卖房子的全款。到手一百二十八万七。数了数银行卡余额有几个0后,莫斐“穷困潦倒”的心情好了不少。

莫斐简单心算了一下这笔钱的去向分配后,转手就花了2000一个月租了一辆七座的油电混合车。

原主高考一毕业就拿到驾照了,这点给莫斐省了不少事。翻出原主的驾照本就持证开车了。现在天气这么热,出门在外有辆代步工具简直是刚需。

莫斐租到车的第一件事,就是带着两个孩子试驾。

两个孩子平时上学或者外出,不是走路就是坐公交。因为家里条件拮据,连车都很少打。他们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坐上妈妈开的车。

而且还是一辆有七个座位的车。

“高兴吗?”莫斐带着孩子们在城区里兜了一圈,等红绿灯时问道。这辆车总体来说她很满意,动力猛,起步快,车厢大,内部空间足,各项功能齐备。最重要的是这是在车行2000块一个月的价位里,最好的选择。

“高兴!”嘉年嘉月异口同声道。连一向沉默稳重的嘉年都掩盖不住脸上的兴奋。

他们同学的父母很多都会开着车来接他们的同学放学。每次放学时看到不可谓不羡慕。虽然这辆车只是莫斐租的,但是足以让两个孩子高兴许久了。

如果不是莫斐给他们请了假,有半个月都不用去上学,他们一定会让莫斐开着这辆车去接他们。

莫斐兜完风后把车停到了一个小区的停车场里。

老小区没有保安,也没有门禁系统,外来车辆想停就停,如入无人之境。

这正是莫斐爸妈家的小区。

莫斐是个守信的人,说过两天来看他们,就过两天来看他们。

“你们想在车里等妈妈,还是去商店里等妈妈?”莫斐边拿起副驾驶上的几个饭盒边问。

缓和关系要一步步来。莫斐打算等爸爸肯原谅她以后,她再带着孩子上门。

孩子们都知道车里一直开空调会耗油,都选择去了商店里。

虽然才五月,但天气热得要发疯,几乎是个商店都会在营业期间开冷气。

在商店等莫斐再好不过了。

莫斐牵着两个孩子进了小区里的“好利商店”,在老板那买了两支雪糕给孩子们吃,又嘱咐孩子们有事给她打电话。

两个孩子一齐点头,又一齐扬了扬手上的电话手表。

这电话手表是莫斐昨天送他们的礼物。一个要两百多块,可以超长续航21天,而且功能俱全,又能打电话又能上网又能导航。兄妹俩喜欢得不得了。

“咚咚咚。妈。”莫斐走上三楼敲着门喊道。

“哎!”宋宜高声应着,她早知道莫斐今天会来,一大早就起来了,早早就在厨房忙碌。

“我爸出去了吗?”莫斐在家里转悠一圈,没看到莫志诚的身影。

“我想给你做香辣排骨,结果酱油用完了,我喊他下去买了,你怎么没碰到他。”

“可能刚好错过了吧。”莫斐说道,她去厨房把自己的饭盒一一打开,“妈,你看我做的。做了三个菜,一个汤,不知道合不合你和我爸的胃口。”

宋宜拿着锅铲,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菜。她本来以为女儿说给她带好吃的,是去买些现成的带来的,没想到女儿会自己的,而且看起来做的这样好。

莫斐想着爸妈都已经五六十岁,年纪大了牙口不好,特意做了一道鲫鱼豆腐汤,一道金丝南瓜饼,一道蔬菜卷,还有一道小炒牛肉。

看着清爽可口,香气扑鼻,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,吞咽口水。

“这……这这这都是你做的?”宋宜忍不住问。她之前在微信问过女儿的职业,莫斐只说白天做前台,晚上摆摊卖炒菜。没说厨艺现在变得这样好了。

“看来我这排骨做不做是无所谓了。我要享女儿的福。”宋宜温柔地笑了起来。

母女俩把莫斐带来的菜装盘摆上桌,便坐到客厅里聊天,只等着莫志诚回来就开饭。

“妈,我有件事要跟您说。”莫斐把她卖房子这事说了出来。这套房子的首付是宋宜出的,她觉得妈妈有必要知道这件事。

宋宜的第一个反应是莫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,房子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变卖折现。

莫斐连忙摇头,把自己一笔笔花销都告诉了宋宜。却对自己有空间这件事守口如瓶,只说租了几个门面当仓库。不是她不相信妈妈,而是她本能地觉得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。

一个秘密当有第二个人知道的时候,就不再会是秘密了。

“你这孩子咋买了这么多东西,就算是一天吃八顿,都得吃个十年了。”宋宜直摇头,“而且你买这么多蔬菜,根本不经放,没两天就沤烂了。还不如买些脱水蔬菜。水里一煮跟新鲜的一个味。”

“我怎么没想到。”莫斐只觉得妈妈是个天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