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3章 禁酒令(1 / 2)

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生活也变得愈加困难,地里没了庄稼,路边没了野菜,家里没粮的只能去寻些草根树皮。还好蝗虫不吃这些东西,不然树皮草根他们都没得吃。

这些日子,顾家一直闭门过日子,就连村里都很少转悠,更不要说镇上县里了。

上次顾家帮孙小花撑腰的事,早已经传遍了兰溪村,村里许多人家竟想效仿起孙老太来,将自家孩子托付给顾家。在他们的脑袋中,孙小花一个女子得了顾家的照料,定是日后要嫁入顾家的。所以他们也准备将自家的孩子送进顾家,不管男娃女娃。

但顾家完全没这个意思,他们帮孙小花也只不过举手之劳,从没想过其他。对于村里人家,更是避之不及。真要这样,他家岂不成了福利院,他们自家的孩子已经够多了,还有两个在吃奶呢!

闭门在家的顾亮在干嘛呢?他也没闲着,一方面叫家里人又加固了后山的围墙,一方面又继续带领着妹妹们练习射箭。

之前是弓不够强,箭不够多,但姜氏兄弟已经学会如何制弓,去年空闲时间他们也制出二三十把好弓来。至于箭,更不用多讲,之前砍的箭竹已经阴沉一年多,最是适合做箭杆,箭头是现成的,尾羽就用自家养的公鸡尾羽及鸭鹅的尾羽,这两年他家也囤积了不少。

现在弓箭都已充足,顾亮把全家都拉过来了练习射箭。顾家这些大人常年种地劈柴,酿酒也是个力气活,所以手臂的力量自然不弱,至少比顾亮和他的妹妹们力气是要大的。这批做好的弓比之前大妮用的弓拉力大,正好适合顾亮的长辈们用。

为什么要家里人都学会拉弓呢,自然是为了自保,自从蝗灾发生之后,这世道就开始变了,地里的希望没了,要想活命能怎么办呢?自然是遵从弱肉强食的本性了。这些天外面不时的传来哪家哪户半夜被偷盗或半路被人打劫的消息,即使是在镇上,稍不留神身上的东西就被偷了。这在以前,这种事情在他们这民风淳朴的地方,是一年到头也听不着几回,而现在却是屡见不鲜了。

商铺能不开门就不开门,女人小孩能不出门就不出门,男人能待在家就待在家,就怕外面有人起了歹意。而这一切,都是因为百姓家中没有粮食了,只能铤而走险了。

相较于外面,兰溪村虽然好一点,但也没好到哪里去,原本以为改水为旱挨到秋天便能收获粮食,如今已经是不可能了,自家的粮食再怎么节省也撑不到来年。

以前和谐的邻里关系也变了,谁家若是在附近山里发现点吃的,被其他人瞧见了,那管你是自家亲戚,还是往日交好,纷纷上去抢夺。抢夺到的欢天喜地将吃的藏好避免回去路上被人发现,没抢到的只能垂头丧气的继续寻找,或是带点树皮草根回去就着糠之类的东西煮着吃算了。

草根算是好一点的填饱肚子的东西,树皮才是最难吃的,不仅粗糙难以下咽,还特别难煮,从早煮到晚才堪堪能吃。像柳树皮、杨树皮、桑树皮、构树皮这些都是能吃的,不过最好吃最抢手的当属榆树皮。为什么呢,不仅仅因为榆树皮碾碎了味道比较好,它还有一种特别之处,它泡水或煮会生出粘液来。这粘液又叫刨花水,可以用来护发,和现代的啫喱差不多,那些唱戏的头发就是用这刨花水盘起来的。

榆树皮碾碎,然后煮熟泡它一会儿,再加入麸皮稻糠一起煮,这样的做法能使难吃的麸皮稻糠被煮出的榆树皮粘液包裹住,从而使喇嗓子的稻糠变得容易吞咽,味道上也好上不少,那叫一个地道~~

经常吃糠的人都知道,稻糠吃多了容易便秘拉不出粑粑。这是用榆树皮一起煮,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,大人吃了爽歪歪,小孩吃了再也不用大人来掏屁股…………

其实按照顾亮的推算,村里人大部分人家家中还是有一些存粮的。毕竟他们靠山吃山,从山上寻了这么多东西不是白寻的,之前种的麦子也不是白种的。

只不过人不是猴子,是懂得未雨绸缪的。他们深知这灾年短时间内是看不到头的,家中的粮食必须藏好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吃的,现在吃了以后吃啥呢!而且趁现在树皮草根还充足,能吃就多吃点,要不然到后面这些东西都没得吃了。再说了,别人吃树皮你家吃粮,那不是引人眼馋嘛!这时候别人找你借粮怎么办,你没借别人记恨怎么办,别人知道你家有粮半夜来偷怎么办?

在这种情况下,兰溪村的人都心照不宣、心有灵犀的吃起草根树皮来。

当然凡事都有例外,这例外当然是顾家,就他家现在这水平,说自家缺粮谁信信啊?谁不知道你家粮食多,谁不知道你家到现在还养着两头猪,谁不知道你家是酿酒的………

说到酿酒,最近有一件大事发生,那就是朝廷下旨,说北方水患严重,南方干旱已久又遇飞蝗,所以皇帝下令,民间不许任何人酿酒,违者砍头。

虽说命令下来了,顾家从那天起再不能酿酒了,但对顾家影响也不大。因为这酒他们已经小半年没酿了,大荒年的,哪还有人卖酒吃啊。人人都不好过,包括那些地主,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