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徭役(1 / 2)

顾亮与顾伯喜两人紧赶慢赶,终于在顾家冒起炊烟之前到了家。

顾亮一到家便把背篓往旁边一放,三步并做两步的冲进厨房,对正在淘米准备做饭的顾老太说:“奶,我从山上挖了百合,今天晚上用百合做菜吧!”

顾老太被顾亮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,连忙拍了拍胸脯,慌张的说:“你这孩子,咋回家也不喊一声,魂都要给你吓没了。”

顾亮嘿嘿的笑了两声,不好意思的说下次注意。不过这百合还是要吃的,这么新鲜的百合也算得上一味山珍了。顾亮把手里握着的两块大百合递给顾老太,示意她晚上用这个做菜。

顾老太接过顾亮递过来的百合,反问说:“你这孩子,到底还是整天拐着弯惦记着那只鸡,不吃到嘴不甘心是吧。”

在兰溪村百合的做法一般都是用来炖鸡汤给坐月子的人喝的,所以顾老太第一反应是顾亮要吃鸡了。

“哪有,奶,你不要污蔑好人。我根本没有往那只母鸡上面想好不好”顾亮嚷声说。

顾老太嘴里的那只鸡是前些天卖了药材带回来的,花了九十文钱整。(参考南宋)这鸡本来是顾亮带回来换换口味打牙祭的,这些天顾亮陆陆续续去了药店卖了三四次药材,每次都可以得个大几百文钱。每次得了钱顾亮与三叔顾伯喜都会去猪肉摊上割一刀肉,用来改善顾家伙食,所以这段时间顾家的伙食水平那是一个直线上升。就连顾老汉也会感叹自己一把老骨头埋半截了,居然可以过上经常吃肉的神仙日子。

而这只鸡也是顾亮上一次卖完药材买回来的,本意是带回家炖个鸡汤给自己和几个妹妹补补身体。这个时代买的鸡自然都是活鸡,没人会帮处理好的。

等顾亮让三叔顾伯喜把鸡拎回家时,顾老太看到鸡后,眼睛都直了。立马抱起这只母鸡摸个不停,边摸还边夸着说这只母鸡毛发旺盛,鸡冠鲜艳。然后又摸了摸母鸡的屁股,感叹这母鸡最多不过一个时辰肯定会下个蛋出来。

于是顾老太不顾顾亮的反对,强行把这只鸡‘收编’到自己鸡窝了,放的时候还夸顾亮懂事,正好自己家还少只下蛋老母鸡呢!

顾亮肯定是不愿意的,追着说这是拿回来给妹妹们补充身体营养的。但是最终也反对无效,用顾老太的说法是———吃鸡补身体不如多吃两个鸡蛋补,这一只鸡蛋就等相当于一只鸡,吃两个蛋就比吃一只鸡有营养多了。

顾亮被顾老太这番强词夺理的说法镇住了,不过这鸡最终还是吃不成了。虽然当天顾亮吃上了顾老太做的炒鸡蛋,但是也没放几个,一人一筷子下去就没了。

想到这,顾亮都觉得无语了,自己都忘记买回来的那只母鸡了,自己奶奶还一直惦记着自己要吃它呢。不过顾亮也没办法,自己家穷惯了,即使现在经过自己上山采药赚钱,家里生活已经有了起色,但是顾老太这艰苦朴素的观念一时之间肯定是转换不过来的。

顾亮于是和顾老太再次解释自己都已经忘记买了鸡回家这件事了。

顾老太两眼一撇,怀疑的说:“真的吗?”

“真的,那只鸡就放在家里生蛋用吧。”顾亮急忙解释,为了打消顾老太的疑惑,顾亮继续说道:“奶,今天做的菜我已经想好了,今天咱们做百合蒸蛋,芹菜清炒百合,百合红枣汤,百合炒蛋。”

顾老太听顾亮顺溜的报完菜名,不像是装的,这才打消了疑虑,然后又看了看手里的百合问:“这百合还能炒着吃吗,我都没听说过。不过,就凭你这两块百合,炒一道菜就用完了,哪够做你说的这么些菜啊。”

“奶,我和三叔足足挖了一大背篓,吃不完的。”顾亮说着把顾老太拉到堂屋,把挖的百合指给顾老太看,然后说:“这些百合咱们家今天当饭吃也吃不完吧!对了,奶奶,这是我摘的百合花,也一起和鸡蛋炒着吃了吧。”

顾老太看到那一背篓的百合,数量多的她惊到了,觉得自己孙子莫不是把谁家种在地里的百合给挖出来了吧。随后又想到自己小儿子伯喜一直跟在一起,应该不会出这种事,然后问道:“这百合花没见过别人吃过,这东西吃了不会闹肚子吧!”

顾亮见顾老太持怀疑态度,连忙保证是可以放心吃的,不会做自己可以动手炒菜的。

然后顾亮抱起百合花准备拿到厨房,背篓底下的杨梅露了出来,顾亮这才想起自己还摘了半筐杨梅带回家了,一路上光想着做百合宴吃,竟把杨梅给忘了。

顾亮忙喊几个妹妹出来吃杨梅,却发现妹妹们不在家,应该是出去玩了,只能等晚上回家吃饭时再叫她们吃了。

夏日傍晚,蛙叫蝉鸣,萤火虫到处乱飞,有的落在田里,有的落在树上,而有的一不小心落在屋顶瓦片上,而屋顶瓦片飘逸着袅袅炊烟,这是农村晚饭已经要熟时的标志。

今晚的顾家餐桌上端出来是完全不同于往日的菜系,有芹菜炒百合肉、百合肉蒸蛋、油煎百合花、百合花百合肉鸡蛋汤、凉拌百合肉。

一桌子菜虽然看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