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外地考察团哪去了(1 / 2)

第一个外地老板顺利签了订购合同,然而轮到了第二个老板,他满心欢喜地来到了许怀仁的面前,两个互相问了好,握了手。

第二个外地老板说道:“许老板,我们公司要买你们的这个三合饼,每月需要二十吨,希望能在原来的价格上,能够再给我们优惠,因为我们采购的量大。”

许怀仁,眼里放光,眼珠子一转,说道:“好啊!包你们满意,这个三合饼,我们原来的价格是每吨六千块,二十吨的话,就是十二万块,给你们优惠点,就要十一万五行了。”

这个外地老板一听愣住了,说道:“许老板,不知是我看错了还是看错了,这三合饼的价格可是每吨五千五百块啊,怎么会是六千块了呢?”

许怀仁说道:“哦,是这样的,这个产品成为了热销商品,价格自然是要提高一些的,这是跟着市场走的。你也是知道的,这市场瞬息万变,不会是一成不变的。”

许怀仁说道:“这位老板,之前您看到的每吨五千五百块价格,那是没错的,但是这两天由于市场缺货了,所以价位也随之水涨船高,请您谅解。”

这个老板半信半疑,想不做这单生意,又感觉其他地方没有。他思考了好一会儿,最后觉得这个价位还可以接受,咬了咬牙,拍下板来,说道:“好吧,那就先签个半年的采购合同吧!”

第二个老板签了合同,却眉头紧锁,不想说话,他站在了一旁,看着别人签合同。

第三个老板上来了,顺利签约,前后不到五分钟。第二个老板没看出什么来,痒痒地下去了。

接着是第四个老板,他看中的是许怀仁公司的那个蛋心面包。这个老板开口说道:“这种蛋心面包,每个月给我来十吨。”

许怀仁说道:“好的,这位老板,这种蛋心面包,原来的价钱是每吨五万块钱,但是今天市场紧缺,涨价了,现在是每吨五万五千块钱,十吨就是五十五万块钱。”

这个老板一听,脸色微变,说道:“刚刚看到的这种蛋心面包还是五万块钱,怎么说话之间一下子就变成了五万五千块钱一吨了?”

许怀仁不慌不忙地说道:“这位老板,是这样的,这种产品是昨天晚上已经涨价的,但是广告牌是昨天中午做的,工作人员一个疏忽,没有及时更换,故此造成了误解。”

许怀仁说道:“不过,这位老板也不必太在意了,每吨也不过只升了五千块钱而已,我跟你说,我们这种蛋心面包,非常好吃,很受市场欢迎,你们采购了回去,还是大有赚头的,相信我吧,没错的。”

许怀仁说道:“现在还没到签约,如果老板不想做这单生意的话,还是可以选择的。不过以我的建议,这单生意是完全可以做的。”

这个老板,如同第二个老板那样,搔了半天的头,大概觉得好不容易来了一趟,少赚点就赚点吧!

他咬了咬牙,说道:“好吧,那就签吧,不过只要五吨了,以后看看这生意能不能做了,如果效益好,再续签不迟。”

第四个老板签了合同下去了,不过灰溜溜的下去。

此番会面,许怀仁签下了数百万的业务,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。

数十名外地客商,几乎是百分百与许怀仁签了合同的。

当中有兴高采烈的,说这里的食品物美价廉。当中也有一半人面无表情,说这里的东西虽好,但是一些事情让人心里很不痛快。问是为了什么事?又不肯说。

尽管有不少人心里不痛快,但是领头的牛总和叶总他们几个高兴,还有一半的人高兴,所以这些心里不痛快的人,也就没有话说了。

再说唐娜一连数天在等着外地考察团的到来,准备与他们接触洽谈业务。然而一连数天,除了听说外地考察团的行程之外,没有听说其他的相关信息。

这一天早上,唐娜听说外地考察团来到了自己这个城市了,非常高兴,整个一上午,整个人儿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,精神焕发,红光满面。

唐娜已经得知了消息,这个外地来的商业考察团,是奔着自己金利莱公司来的,说明对方对自己的公司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说得白一些,对方数十名高层人员是看中了金利莱的食品,想来考察能不能购进的。

既然来了,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归,至少也会签个十几二十个商业合同的。

唐娜在办公室里翘首以待,一整个上午过去了,没有听到手下人来报告这个外地考察团前来拜访的消息。

唐娜心里很烦闷,心里想着这个外地考察团怎么还不来金利莱公司呢?是不是他们刚到,需要养精蓄锐,然后才好进行谈判,才好进行商业签约。

又是一个烦人的下午结束了,在办公室里又坐了大半天的唐娜沉不住气了,正欲派人前往外地考察团,联系前来洽谈业务。

没想到,这个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。一个手下走进来,对唐娜说道:“唐总,刚刚得到的消息,这个外地考察团的老板,和许怀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