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9章 戴罪立功,皆在掌控(1 / 2)

孙清明脸色微变,食指指着楚天明的鼻子,“楚大人,你,你……”

杨尚书是多聪明的一个人,楚天明算计他这一番,让他陷入两难之地,如今又替他求情……

他当真有这好意让自己戴罪立功?

怕是这功,他根本立不起!

顾庭烨自然知道楚天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他假意拧着眉,似乎在思考怎么处置此事。

楚天明道,“瑞王爷可有高见?”

“瑞王爷久不闻朝政,楚大人可是问错人了!”孙清明讽刺道。

瑞王眸光一闪,叹道,“各位大人,太子毕竟刚刚监国,第一次遇到此类事件,确实难以处置,毕竟,两位大人都是朝中重臣,依本王所见,两位大人不如各退一步,就当给本王个面子,可好?”

杨尚书紧绷的心微微一松,“楚大人,是下官鲁莽了,楚大人日后有什么事,尽管和下官开口。”

杨尚书与楚天明同为一品,此刻他自称“下官”,已有求和之意。

当然,在外人看来,确实是在给瑞王面子了。

“杨尚书言重了,既然瑞王爷开口了,臣也没有什么损失,自然不会与杨尚书计较。”楚天明说道,“不过,为了避免坊间再有此类谣传,臣恳请殿下应允,免掉臣的赈灾之职,由朝中有能力,得民心的大臣接手赈灾事宜!”

楚天明板正的跪到顾庭烨面前,“臣举荐,杨尚书全权负责赈灾事宜,戴罪立功!”

戴罪立功,戴罪立功,又是戴罪立功!

赈灾之事,一点油水不说,如今不让发国难财,太子殿下的这个命令,背地里已经得罪了不少官宦世族,若是让他来负责,这不是得罪人是什么?

鬼才会接手这个烫手山芋!

杨尚书真不想听楚天明接下来的话,不过他从余光扫向瑞王,发现对方做了个按兵不动的手势,于是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沉住气。

瑞王……对楚天明一直有着拉拢之意!

今日自己轻易被楚天明反将一军,日后若是楚天明真的归瑞王麾下,自己地位怕是不保!

想到此,杨尚书对楚天明的敌意又添了几分。

顾庭烨看着默不作声的杨尚书,“杨大人,你可愿意?”

杨尚书沉声道,“国家有难,匹夫有责,大炎有任何用的到臣的地方,臣自是上刀山下油锅也要去闯,只是这杨家商号,一直是归臣的夫人母家所管,这么一大笔粮食,臣又如果捐的出来?杨家商号养的工人,也是要养家糊口的,手心手背都是肉,臣……臣难做啊!”

说到后面,杨尚书的泪就流下来了!

好家伙,他也开始学楚大人耍赖了是吧?

“杨尚书,你这是做什么?太子殿下又没说让你把粮食捐出来,你这哭给谁看呢?”孙清明看向顾庭烨,“太子殿下,杨尚书所言虽然夸张居多,但也确实有些道理,依臣看,不如让杨家商号效仿楚大人,将粮食拿出以低价售卖给百姓,这样,百姓饿不着肚子,杨尚书在没赔钱的情况下戴罪立功!”

“孙大人说的不错,臣以为,如今楚大人站在风口浪尖,民间传闻过多,已失信任,如果让口碑与威望甚重的杨尚书出动杨家商号来赈灾,必能事半功倍,震慑那阴沟里的老鼠!”大学士说道。

“臣为表清白,可将玄门剩余所有粮食拿出赈灾!”楚天明扬声道。

“臣附议!”

“臣附议!”

几个大臣纷纷表态。

打眼一扫,至少有十个以上。

而还有大部分没有表态的,有些面露思考,有些隔岸观火,还有一些,眸光深沉。

顾庭烨高坐在龙椅上,半晌,才突然笑道,“本宫没想到,杨尚书在众卿家眼中,竟如此德高望重。那么,杨尚书意下如何?”

杨尚书心头微凛。

德高望重这四个字,可不是随便能用的。

太子向来与他不亲近,而自己本就是瑞王一派,如今对方用此话形容自己,是真心夸奖还是警告提醒?

原本杨尚书还想拒绝的,现在反而不敢了。

“老臣不敢,老臣一切但凭太子吩咐!”

“好!”顾庭烨掌心拍椅,猛地起身,“那本宫便将赈灾之事全权交给杨尚书负责,杨家商号此次赈灾有功,待灾情而过,民生恢复,本宫要大大封赏杨尚书!”

杨尚书有瑞王的小道消息,已经得知洪涝退去,百姓们正在逐步回到老家重建家园。

然而,这重建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事。

否则,楚天明又为何要处心积虑拉自己下水赈灾!

没准,他没等来太子的封赏,皇上便醒了!

一朝臣子一朝臣,这大饼画的,也未免太远了些!

只是心中纵然有多少不愿,杨尚书也只能认了。

因为,瑞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