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昆嵛山官道逢劫匪灵巧嘴忽悠山大王(1 / 6)

时辰刚到午时中,一群人哒哒哒的跑到一处大山脚。当然说这里是大山,也是因为这山绵绵延延二三十里,在齐鲁大地显得有些突出。但在突出那也是当地人眼里的大山。对于一个灵魂从大西南崇山峻岭之中窜出来的人,这样的山都不好意思叫大山,充其量叫山坡坡。

看着不远处的那个高低起伏的大山坡,程风心里纳闷儿:“这就是他们嘴里说的昆嵛山?这长得也和他们嘴里说的不一样啊。

这山除了和钟灵毓秀,风景如画,依山傍水之类的词沾边,哪里有一点他们说的高耸入云,地势险峻的模样。除了溪水清一点,山形怪一点,石头多一点,悬崖陡一点,树木高一点,林子大一点,道路曲一点,路面颠一点,真没看出来哪里高耸,更没看不出来哪里险峻。”

心里叹息百闻果然不如一见。不过这灰扑扑的山,带着冰渣子流过的水,刚才冒出一点绿芽点的树,还是显露春的气息正在一点点的靠近。

队伍沿着有些曲折的盘石山道前行了十余里,便有打头探马来报,前面两里有动静,似乎有金铁碰撞的声音传来,可能是有响马在打劫。

喜欢看热闹是中国人的毛病,从古至今都是,小孩子也不例外。听见前面有人打架,程风精神大振,根本就没有想别的,小手一挥:“快快快,咱们走快点去看热闹,去晚了架都打完了。”

队伍加快的脚步,还不到一盏茶的时间,便跑过了一里多地。前面道路有个弯,挡住了众人视线,看不清前面的情况,但是喊杀之声已经清晰可见。

远处的空气中,充斥着愤怒中带着悲壮的喊杀之声,有人被刀枪伤着发出的惨叫之声,乱糟糟口吐芬芳的叫骂之声,无数种声音最终混合成一条篆刻着警世恒言的棍子,照着程大少的脑门,就是醍醐醒脑的一记闷棍,把那个想去看热闹的大少爷从兴奋中打得清醒过来。

大少被远处传来的惨叫声惊得心里一紧,理智迅速的回笼。这他娘不是文明社会小混混打架斗殴,这是古代响马在打劫,这搞不好是会要人命的。大少伸出头来喊了一声:“停止前进。”众人闻言,赶紧勒住马缰,停下的脚步。

程风虽然白胆喜欢看热闹,但并不代表是个无知的白痴。看到眼前面这种地形,心里还是有些发怵,毕竟敌我情况不明,这前面的道路又是一个大转弯,挡住了另一侧的视线,冒冒然的冲过去,傻不愣登的定会中了埋伏。

队伍停了下来,跟在队伍后面压队的程二虎打马来到马车前:“儿子怎么了?突然停下来?”

“前面情况不明,听声音不像是一般的打架斗殴,时不时的有凄厉的惨叫声传来,怕是真的有响马在打劫,咱不能这样冒冒失失的冲过去,万一中了埋伏就完完了,咱还是小心些好。”程风又压低声音又对自家老爹说:“咱们还是步步为营的好,先看清楚情况再行定夺,要是事情不妙,咱也有时间逃跑不是。”

又指了指骑马的那十几个人:“你们骑兵在前,每两人一组,从路的左右两边延着路缘前行,保持彼此距离,小心观察前面的情况。前后两组保持十丈以上距离,在能看见对方的距离上,尽量拉开,小心观察,注意安全。”几人答应一声,打马向前,观察前进。

很快就有三对绕过了前面的弯,并没有发出危险的信号,第四对跑到转弯的地方正好可以看见前面的队友,前后安全衔接,做了一个安全的手势。

程风这才指挥小保镖们:“你们分成左右两排上前,在骑兵的身后占据全部官道向前推进。另外再派两个小队,一左一右从两边的树林里穿过去。走两边林地的人不许说话,但是走路的脚步放大一点,能弄出多大动静,就弄出多大动静来。没有命令,不要走出树林。”命令传达下去,马上有两个十人小队,在小队长的带领下,分左右钻入了树林。

看着骑兵,步兵都到了位,程风这才让人赶着马车转过这道弯。

从弯道里一转出来,视线变得宽阔,在距离自己四五百米位置官道上,有一群人正在那里大打出手。

距离实在是离的有点远,程风眯起来那双本来就不很大的眼睛,可还是看不清是些什么人,也看不清一共有多少人,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人马不少,在这官道上打的得噼里啪啦的。

大少心里非常的生气。这么远谁看得清楚,老子回去一定要搞个望远镜出来。这他娘出门遇着点事太憋屈,这才几百米的距离,竟然都看不清前方情况,这让本少爷如何定夺。

看着前面的场景,程二虎也开始有些紧张,这一百多人的队伍没有一个是上过战场打过仗的,一群菜鸡怕是真要坏菜。

一紧张竟然问起了儿子主意:“儿子咋办?前面的情况不对呀,听这动静,怕真的是响马,要不咱们还是调头回文登吧?”

程风心里也开始有些发毛,别看自己这边有一百来人,可全是群生瓜蛋子,没谁上过战场。

包括自己也是,除了电视电影里见过,别说上战场,连亲眼见都没见过真实的战场。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