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穗交会(1 / 2)

传真机原材料开始陆续到位。

为了这个产品,重新开了一个无尘车间,这车间里暂时不让其他产品掺和,一心一意服务这个单子。

电子代加工整垮车间的中间,是大门连带走廊,楼上楼下都一模一样。

这里左右靠墙均摆放着铁皮柜,用作员工换鞋,往左往右另有入口。

进入后又是铁皮柜,这里是换工衣的地方,然后是一排排洗手台。

接着就是走进风淋门的通道。

每个无尘车间里,均设有六条绿色的流水线,灰色的地坪,黑色的凳子。

九十年代是电话机最疯狂增长的时期,杨东现在已经开了八条线,都是来自于八家公司的电话机代加工。

组长,助拉,物料员,时刻盯着生产线,振东公司在本地薪水最优,当然要求也最高,所以员工素质特棒。

杨东给他们每天的产能定额。

一条拉每天发2500套物料,下班前必须要有2500台合格的成品入库。

如果他们花了六个小时,七个小时,或者一天堪堪完成,那也是一天的收入。

但是吃晚饭时还完不成的,吃了晚饭必须继续做,而且不存在加班费。

总之什么时候做完,就什么时候下班,工资明摆着就那么多。

开始大家还有点紧张,慢慢的,不少拉线真的六个多小时就下班了。

提前下班是他们的本事,不影响他们的收入,还多了业余时间出来。

很多年轻人可以出去玩一下,打打电话,或者写写信回家。

尤其是一些拍拖的,能一起出去溜溜冰,吃吃饭,看看电影多爽!

这样一来,那些慢一点的羡慕坏了,于是你帮我,我帮你,凝聚力一下团结了起来,终于也能早下班了。

拿一天的工资,早早下班,何乐而不为?同样,这又何尝不是双赢?

他们拿一样的钱却少浪费了很多时间,早点休息人人心情愉悦。

杨东因为他们早下班,早早的关掉电源,省电省水这也是利润啊。

现在八条线,一天的净利润就在16000~20000元左右。

超声波清洗机订单也是络绎不绝,大部分来自于发达的苏浙两省。

这个利润就更加不用说了。

化纤厂清洗喷丝头;轴承清洗内外圈,保持架;高档水龙头,眼镜架,打火机外壳,金属手表带等等。

因为抛光的原因,产品外表的抛光膏不容易祛除,人工清洗容易破坏抛光面,所以超声波清洗是首选。

汽摩配件的生产厂家,精密加工的螺丝孔是盲孔,里面的残屑被切削油裹挟,机械式冲洗也难以处理出来。

超声波的震荡原理,就是专门针对人工难以处理的零件,清洗槽加入合适的清洗液,它只需几秒钟就能搞定。

这是一个好时代,正是改革开放风华正茂的青春爆发时期,很多厂家订单爆满,为了速度设备必须先进。

眼看着小兄弟们的业务费,蹭蹭蹭的往上涨,大家全都是身心愉悦,真的是越干越起劲。

“叮铃铃”手机响起。

“喂,噢,老杨啊,您好您好。”

“什么?手机,数字手机?墨脱锣啦?”杨东一听惊呆了。

不是要1995才会出现吗?

现在才1993年四月啊,难不成是自己的重生改变了原来的轨迹?

就像书上说的蝴蝶效应?

“我的妈呀,这可是大业务啊,你和费里南想当总代理?”

“想一下打开市场估计很难吧,毕竟咱们的基站还不知在哪里呢?”

“啊?基站?嘿嘿,我不是现在通讯公司接触的多吗?都是听来的。”

杨东擦了擦汗,差点说秃噜嘴了。一个草根连超前的基站也说得出来,看来要小心了。

“我也不熟悉啊,要不你们去找中星的李总,华威的任总问问。”

“他们属于国家支持的通讯公司,能和高层搭上线,而且这是一块大肥肉啊,肯定有人扑过来吃的。”

“你们要过来?春季穗交会吗?哦天啊!我竟然把穗交会给忘了!这可真是太糟糕了……”

“哈哈哈,没问题没问题,是 4 月 25 号到 5 月 5 号对吧?好嘞,我肯定会准时参加的。”

“好的好的,那就先这样,回头见哈~”挂断电话后,杨东难掩兴奋之情——数字手机终于面世了!

属于他们的大时代已然来临!

杨东飞速地将这些关键信息记录下来:备忘录上详细列出了他接下来的一系列计划,包括电动牙刷、空气炸锅、代加工手机、无人机以及手机屏光学玻璃等项目。

看来杨东的野心远不止于此。

他深知,仅仅依靠代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