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2章 百姓何辜?(2 / 3)

大明英华 空谷流韵 2108 字 1个月前

轮车,翻拣牛皮,为将要到来的工匠们做好准备工作。

然后,其中一半的人,穿过池塘上的小桥,来到东南角,将一处四面通风的木廊下的麻袋,往一间大屋门口运。

由于离得近,这些动作,不必通过望远镜也能看个分明,马祥麟嘀咕道:“是运什么?瞧着吃力,为何不用独轮车?”

郑海珠道:“应是硫磺、硝石和木炭,做火药主要是这三种。独轮车用铁皮,摩擦容易打火花。所以这里是碾磨工坊和库房,没错了。那个堆麻袋的大屋,应是工匠配伍碾磨的地方。”

马祥麟闻言,目光移动到最靠近木塔的大片瓦房,心道,这就应是火药库了。

果然,他听到郑海珠说:“役夫们搬出火药桶了,是空桶,应是晒潮后,去装这几天磨出的新火药。所以,我们脚下瓦房里,的确就是火药库。火药库最讲究通风,药桶摆放也都是彼此有间隔,每间库房除了木桶不可有其他物件堆叠,应是一目了然,连耗子都藏不住。”

马祥麟盯着那些进出自若的役夫:“所以,至少眼下,王恭厂的库房,没有古怪?”

郑海珠举着望远镜,没有说话。

在她的镜头里,役夫中有一人,似乎特别认真,抬头看了好几次天,又挪动空桶的位置。

少顷,役夫们排好了空桶,往池塘北岸走去。

马祥麟稍稍抬起上半身,打望四周,沉吟道:“就算从我们这塔上放火箭,要么射到屋顶,要么射到库房外一丈远的地方,所以他们要点了库房,还是应有内鬼?若非那些役夫,便是,匠人?”

郑海珠望向西边民房方向:“匠人们好像快要上工了。”

马祥麟矮身绕到塔的另一面,很快转还,果断道:“此际不可进人。马彪他们回到象房了,我与兄弟们直接从此处翻进去,守住火药库,看住那些役夫,等骆帅来。你带上余下的大部,去王恭厂堵门。工部官员和督厂太监不会来那么早,最多就是佥书和匠头,你亮了身份,他们应不会当儿戏,若真的不听,我的人封个门,不在话下。”

“好!”郑海珠同意。

马祥麟快步下了塔,点齐十个下属上来。

衣影闪动,如无声滑过的蝙蝠,片刻功夫,郑海珠对马祥麟等人,就从近观,变成了远望。

马彪已被一个兄弟喊来寺中,奔到塔上:“夫人,少主已进厂了?”

“嗯,你们跟我,去堵门。”

郑海珠再次举起望远镜,想趁着大亮的白昼光芒,居高临下地将王恭厂周遭情形再迅速地过一遍。

但她移动的手,蓦地滞住了。

马彪道:“怎么了?”

郑海珠没有回答,仿佛入定一般。

马彪小心地打量,见这妇人的眉头越蹙越紧。

突然,她放下望远镜,对马彪道:“快,带上兄弟们,跟我出寺!”

……

金老六走在朝阳下。

这北边真他娘地不是啥风水宝地,重阳前后就这般冷,风里还夹着沙,和温暖清洁的南国简直有天壤之别。

两百年前那该死的篡位者,竟还迁都来此!

不过,今日,金老六还是庆幸,圣主突然降旨要做的事,是执行于寒意弥漫的仲秋之后,否则,自己工具箱中布包中的冰水,哪里撑得了一个多时辰。

街道两边,做早点的摊子,陆续支了出来。

金老六走到日常光顾的摊头前,叫了一碗面茶,两个焦圈。

摊主又加了几片奶皮子,笑眯眯道:“我小子在厂门口卖饼子呢,他不回来,厂门口就还没点卯,老哥哥我给你盯着,你慢吃。”

金老六垂眸啃了口焦圈,带着拉家常的语气道:“草场那边的野兔正是长膘的时候,今儿天气好,让你小子去打两只野兔,就用我上回给他做的小弩。一个男娃娃,手上存点功夫,回头说不定能给万岁爷当禁军。”

摊主“嗨哟”一声:“还是您收他做徒弟吧,也是给万岁爷办差不是?行,我让他打兔子去,晚上给您送去下酒,拜师。”

金老六吸溜溜地喝完面茶,站起来道:“你和你媳妇也去呗,草场的野果子也熟了,摘些回来泡酒。莫整日闷在屋里,天上又没金蛋掉你家。”

“成,成,金师傅说去,咱就都去。”

金老六扔下铜板,挎上工具箱,看了一眼熟悉的几个早点摊,以及边吃边闲聊的街坊,往东走去。

眼瞅着王恭厂还有百来步,身侧的小巷口忽然有人沉声唤他:“老六!”

“刘将军?”金老六一惊,闪身进巷,“你怎地来了?”

刘时敏急切而干脆道:“事泄,快随我走,不要进厂。”

说着就来拉他。

金老六愣怔间随他走了几步,忽地不走了:“怎地事泄了?刘将军刻下带我去何处?”

“去阜成门外,与圣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