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吃与农业(1 / 2)

自从开始下雨,陈远已经很久没有吃过新鲜的饭菜了。 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,靠外卖活着是很正常的状态。  等到大雨来袭,他和李家父女都是省吃俭用,新鲜菜都是浅尝辄止。  所以此时此刻,他非常想大喊:黄焖鸡真是世界上最棒的菜品!  “这黄焖鸡真不错!”  老李帮陈远说了他想说的话,对着自己的女儿竖起了大拇指。  陈远没有说话,暗自品尝--相比于外卖店那种甚至算得上是速成的黄焖鸡,家里做的别有一番风味。  都让他想起自己老妈在家里做的菜了。  抬起头来,就看到李灵阳笑眯眯的看着他。  “怎么样,陈工不做两句点评?”  陈远愣了一下,嘴里嚼着鸡肉,想了半天点评道:“非常不错,挺...嫩挺香的。”  “噗。”李灵阳轻笑,“一看你就不怎么做饭。”  陈远挠了挠头说到:“确实,一个人的话,感觉不太好控制量,还...”  “停,我只是问一下你会不会做饭,你没必要甩那么多东西吧?”  李灵阳笑着掰起了手指:“总之理由嘛,都差不多:人少、嫌麻烦,不想洗碗、怕浪费...  看来陈大工程师也还是会找借口的嘛。”  陈远笑了笑,耸耸肩。  反正事实就是那样。  “不过我一直觉得厨艺也是门不错的手艺,能自己做饭的人也挺厉害的。”  “那下次你来做怎么样?”李灵阳说完似乎想到了什么,补充道,“别是什么水煮压缩饼干就行。”  “那当然不可能--有机会可以试试,就是不知道下一次有新鲜食材是什么时候了。”  陈远这么想着,突然注意到一条新的消息出现在了眼前的信息框里。  宋新的那批货到了。  陈远装模作样的拿出手机看了一眼:“宋新承诺的物资到了。”  ......  足足50k的各类物资,各类食物和配套药品占了五分之二。  主要包括面条和罐头,以及用于弥补缺少蔬菜而配套的维生素,以及健胃消食片。  食物种类单一会造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减少,可以通过摄入药物解决。  而蔬菜不只提供这些东西,其含有的纤维素会帮助消化,保证人体正常排泄。  简单来说,如果只吃速食品,人甚至可能几周无法排泄,而排泄出问题,又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...  总之排泄不通畅是非常痛苦的亚健康甚至是疾病,不得不防。  灾难之下,要学会详细配比进食策略,防止出现类似状况。  陈远一边向李灵阳解释各种食物和药物对人体的影响,然后给出每餐进食建议。  后者也认真的在本子上记下这些知识。  食物之外就是一些日常物资,例如卫生纸之类的东西。  值得注意的是,在当前环境下,用于净水的化学物品也被陈远分类为了日常用品。  别看现在是大雨,到处都是水,但由于大规模停电和给排水系统瘫痪,纯净水反而是稀缺物资,尤其是可食用的水。  至于雨水,雨水并不干净,其本身就是参与大气循环的水分,在空中与一些尘埃附着后形成水滴。  这些尘埃本身就不太干净,更何况在大气循环中,水分中可能还会溶解进一些硫化物和硝化物。  烧开水可以净化微生物,但其本身的化学成分就不太适合长时间饮用。  而且...没准还是含有辐射的。  在方夏特殊集体社会的东边,有一个岛上社会,早在这场灾害前就嚷嚷着要排放未处理达标的核废料,甚至已经放了不少。  现在这事出来,怕是连最基本的处理都不做了。  说起来各社会之前积攒的垃圾会怎么处理也是个未知数...  总之,一切皆有可能。  至于街道上的水嘛,那就更不用说了,堪比恒河水。  食物和日常用品之后就是生产用的工具了,各类化学试剂、小型机电配件和电子元器件...  宋新在这方面很大方,陈远推测这位宋老板可能用什么方法屯了一批这些东西。  在这个人人都只以吃饱穿暖苟活下去的时代,想到囤积这些东西,确实不是一般人。  而最重要的实验器材,也是陈远的下一步尝试完善食物供给的原材料,自然就是蘑菇了。  “香菇、金针菇、杏鲍菇...都挺常见的,不过你打算怎么种?  要是种地我还能给你点建议,这蘑菇...我也没种过。”  老李看到这东西露出了好奇之色。  现代很多人都对粮食没了概念,在方夏社会外,甚至会有蠢货觉得食物会从货架上长出来。  当然,方夏社会也有很多人觉得种地是个美差--  把种子洒在地里,往椅子上一靠,等水流自己灌溉,种子就会长成粮食和蔬菜,然后自己飞到货架上。  更辛苦一些的想法就是觉得得挑粪施肥。  然后积极的人们在分得土地后都过上了这样的美好生活,所以方夏社会再也饿不死人了。  而实际上,方夏社会真正饿不死人了的原因有很多。  不可否认分地以后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,但化肥工业的发展、工业化的进程,以及逐渐发达的世界贸易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 化肥工业可是重工业,非常考验社会的工业能力,并且是实打实的土壤杀手。  有了化肥,同样的土地才能承载更多植物,植物从阳光中获得能量,利用这些化学元素的性质,将能量固定在产物中。  然后被人吃下去,这才是完整的循环。  就算是进口粮食也是这么个过程,只